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马上就要一岁了,它们近况如何?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介绍了它们的近况,还透露年底将有重大成果。 |
文/记者 刘辛味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还记得去年年底在中国诞生的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吗?(了解详情戳☞【专题】世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 两只克隆猴在中国诞生)马上就要满一岁的它们近况如何?最了解它们的科学家中科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腾讯WE大会上透露,“中中”、“华华”目前跟野生猴在一起生活,“实际上普通人分不清哪只是普通猴,哪只是克隆猴。”他透露,今年年底前还将有相关重要成果发布。作为“中国脑计划”的领军人物,蒲慕明还介绍了该计划的筹备情况,并对我国科研界“暗箱操作”发表了看法。
▲蒲慕明院士接受采访 摄影/张星海
◆◆◆
年底前公布克隆猴研究新进展
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10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北京时间2018年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这项成果,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被公认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蒲慕明把克隆猴的研究形容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拔毛变猴,如今已成为现实。那么如今两只克隆猴目前状况如何?“这两只是正常猴,我们不做实验,但它们证明了我们的方法是可行的。它们现在生活很好,跟野生猴在一起生活,实际上普通人分不清哪只是普通猴,哪只是‘克隆猴’”,蒲慕明说道。
克隆猴对脑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蒲慕明表示,克隆猴有非常多的好处,可以进行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也可研究疾病的原理。事实上,由于通过鼠类模型进行的神经药物试验超过9成无效,要研究脑类疾病必须使用更接近人类的动物。猴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是跟人最相近的,但也有劣势。这是由于猴类动物遗传谱系多,基因差异大,而且繁殖周期场,更容易受到遗传背景影响。所以如果能获得一批遗传背景完全一样的猴子,更便于实验控制和操作。
克隆猴对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的提前干预和治疗有重要作用。目前,蒲慕明的团队正在研究带“病”的克隆猴,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克隆猴的基因,让它天生带病,避免了因遗传背景患病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进行医药研究。
▲更多有关体细胞克隆猴内容,请查阅《科技生活》周刊(☞订阅)
蒲慕明说,“我认为今年的进展比原来创造出克隆猴更重要。” 他此前曾提到进行克隆猴的研究也存在国际竞争,他们要在一年之内做出来,“现在我们又领先了,大家等新闻吧!”
众所周知,进行活体动物实验需要大量经费,克隆猴的研究成本如何?蒲慕明告诉北京科技报记者,在过去5年里,“中中”和“华华”大概用了1到2千万元的经费,“这些钱在目前来看并不多,而且我们买了很多猴子现在属于资产”。未来,克隆猴还将商业化,让更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用上克隆猴开展实验。“我们进行了技术突破,成本就会越来越低,克隆猴不久会商业化,我们做出来的克隆猴会给企业使用。”
◆◆◆
中国脑计划“一体两翼”
近几年,欧美和日本争相提出“脑计划”,无论是侧重新型脑研究技术,还是计算机模拟大脑,脑科学领域受全世界关注。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这也被称为中国“脑计划”。两年多过去,我国的“脑计划”进展如何?
蒲慕明介绍,与国际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脑计划所涉及的研究更广,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类脑人工智能研究等,“我国的第一个脑计划已经准备了四年多,至今还没有启动,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的大计划,需要准备充分。”事实上,由于脑计划这样非常大的项目,去平衡各个研究领域也十分困难。蒲慕明觉得进展慢是一件好事,“我们不着急,事实上中国脑科学、脑疾病和类脑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我们的计划正在往前走,准备充分是一件好事,要真正把国内的优势力量团结起来。”
尽管脑科学领域现在已经为国际科研“兵家必争之地”,但相关领域科学家考虑到我国科研情况和特点,希望做出我们的特色,在计划提出之初就形成了共识:中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蒲慕明告诉记者,我国的神经科学起步较晚,总体体量相比于欧美也要小很多,“做脑科学的人数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所以怎么样要在大计划里既做出世界领先,而且能针对我们社会需求的脑计划是很值得考虑的。”
▲世界各国抢占脑科学“兵家必争之地”(来源:medicine.wustl.edu)
在2018腾讯WE大会上,蒲慕明介绍了我国脑计划“一体两翼”的布局。“一体”即以研究大脑认知功能的基础研究为主体,“两翼”之一是指目前有实际需求的脑疾病诊断和治疗,另一半则是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结合的脑机智能新技术。
对于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蒲慕明认为目前我国内人工智能应用的大国,但对目前研究还有很多局限,尤其是对下一代人工智能,所谓通用型人工智能还缺乏研究。他表示,中国脑计划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目前人工智能研究不同的项目,要从脑科学中研究人工智能的基本环路问题。
蒲慕明把当今脑科学进展比喻成20世纪初时的物理学和化学,“20世纪初很多重大的物理学理论还有发现,但传统理论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我们专门针对从脑科学里学到大脑的精髓来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如果说完全了解大脑后再考虑人工智能就太晚了。”
▲蒲慕明院士在腾讯WE大会上介绍克隆猴(摄影/张星海)
◆◆◆
未来看好脑疾病诊断和治疗
脑科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广阔,在未来最有可能实现重大突破的方向是什么?蒲慕明告诉记者,“我认为重大突破就是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当前脑疾病的药物已经有了突破。”
蒲慕明提到的药物是,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团队研制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已经通过了三期临床,广受国际关注,被认为是“最接近成功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GV-971已通过3期试验阶段,有望在一年内申请上市。(来源:CCTV)
蒲慕明认为,我们将来最需要突破的是像老年痴呆、精神类疾病、自病症能够有治疗方法,而是是早期干预治疗的方法。“如果能够测量患者的智力、记忆力开始时下降时,就进行早期干预,就能延缓老年痴呆的出现。如果有这种干预手段,将会是重大突破,对我们社会医疗有极大地贡献。”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社会上关于让“有质量的晚年生活”的声音越来越多。目前,我国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患有老年痴呆超过三成。当老人检查出疾病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治疗时机。蒲慕明认为,“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病期,社会收益是不可估计的。”
◆◆◆
国内评审最大的问题是“拉关系”
除了克隆猴与脑科学,蒲慕明还在采访中谈到了国内目前的人才落实机制和创新问题,“青年科学家最富有创新能力。在生物科学领域,国内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在美国成为主力,几乎所有大学里好的研究工作都是我们的年轻科学家做出来的。”蒲慕明认为,如果给予国内年轻科学家相同的环境,他们应该也有能力做出这些出色的工作。
蒲慕明认为,所有的创新工作都是改行而来。“以前的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学习哪个专业就到相关专业去,换了方向就被称之为改行,改行的说法其实不好,所有的创新都是改行出来的,只有改行才能真正跨度到新的领域,这时用已有的知识去做新的东西,才能在本行里做出新东西。”
实际上,为了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相结合研究,蒲慕明作为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开设了“人工智能的脑科学”的专业课,而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开设了神经科学方面的专业课,希望年轻的学生能在真正的在交叉领受到熏陶。
然而,当前国内的科研环境不得不面对留不住人才的问题。蒲慕明特别提到了“青年千人计划”所出现的问题,“每回来1个人,背后都有20个人回不来,真正被挑选出来的是他运气很好,在好的实验室发表了好的文章,回来就有好的支持。”
“千人计划”,是根据35岁左右的青年人是最具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提出的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待遇非常优厚。入选者每年获得50万生活补助,3年100万-300万的科研经费补助,接收单位还会提供安家费等。蒲慕明认为,青年千人计划迫使我国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出国,在海外度过自己最有创新能力的5到10年时间。
▲克隆猴团队第一作者刘真是国内培养的“土博士” (来源:jfdaily.com)
蒲慕明提到,“今天我们提出了不拘一格地培育人才,人才政策要变,而且研究机构也要改变思路。”他认为,研究机构应该鼓励青年科学家大胆冒险,不光有资源,也要有胆识。“我认为成功地企业也是一样,能让年轻人在里面胡思乱想,想出新花样,让他有机会去做,才会有真正成功的企业。”
对于当前人才引进和基金申请中存在的“唯论文”问题,蒲慕明认为这里面存在一定的“炒作”。“如果没有在CNS(Cell、Nature、Science)发表过文章,就不要想评上‘千人’。虽然现在的评审能力比以前好,但很多情况下评审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评审,所以靠一流杂志上的文章是一种标准。”
不过,他也提到了目前评审中最大问题是暗箱操作,有些科学家缺乏自律,“评项目要打招呼,照顾关系网,我本以为这种现象会慢慢改变,但实际情况很糟。”很显然,“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的路还有很长要走。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识别二维码,下载“科学加”客户端
|
加入北京科技报(全职/实习),bjkjbhr@163.com
投稿或推荐选题,bjkjbeditor@163.com